喜报!北科大两个平台入选!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下发了《关于公布北京本科高校
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
评选结果的通知》
北京科技大学2个平台入选
分别是谢建新院士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的
“新材料高精尖产业创新人才协同培养平台”
和焦树强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的
“低碳智慧冶金卓越工程人才联合培养平台”
2023年3月,北京市教委组织开展了“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的申报和评选工作。本次申报旨在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完善高校实践科研育人体系,加快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高等教育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学校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依托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和创新育人平台新机制新模式,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积极推进“一生双师百企千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内涵式发展,更好地为新时代首都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平台一
新材料高精尖产业创新人才协同培养平台
北京科技大学先后与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合作双方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材料基因工程科学与技术特长,打造“新材料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型号应用”科技创新平台,在新材料开发及应用领域培育材料基因工程的研发、工程转化和型号应用人才团队。
几年来,平台在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深入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面向前沿未来、学科交叉融合、动态调整优化”的特色育人新理念,创建了首个材料基因工程“本硕博”8年一贯制高精尖班,打造了国际化引领、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科研-实践全贯通、“一生多师”的“1+1+1”(学生+校内导师+国际导师/企业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跨国界、跨单位、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平台搭建,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充分展示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材料基因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平台将持续定“大目标”、拓“大视野”,确立和贯彻未来材料科技战略领军人才培养理念,汇“大师资”、讲“大课程”,构建材料基因工程“三跨”人才培养体系,建“全链条”、搭“大平台”,打造科教/产教双融合培养模式,培养材料基因工程领域战略领军人才。
谢建新: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等。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际学术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主持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5部、译著1部、教材1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30项,相关成果在20余家企业转化应用。
平台二
低碳智慧冶金卓越工程人才联合培养平台
北京科技大学和首钢总公司一直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早在1972年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生就开始在首钢实习。学校先后与首钢总公司联合签署教育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协议和北京科技大学-首钢总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钢铁生产全流程全日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形成本研贯通的全学段校企协同育人平台。通过北京科技大学-首钢-北汽联合实验室及首钢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将高新钢铁材料制备技术及绿色低碳技术深度引入协同育人机制中。以低碳汽车用钢为核心,以项目为纽带,通过硕士、博士培养、在职培训、人员互派等方式落实人才培养计划,以“低碳环保、经济高效”为主旨,围绕钢铁工艺全流程开展人才协同培养。
产学研用共促创新
自平台搭建以来,在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队伍建设和产学研技术及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不断辐射相关有益经验,为行业兄弟高校提供产学协同育人路径参考。学校作为中国冶金卓越联盟秘书单位,依托平台,组织打造了“卓越工程营”活动,将首钢、艾默生等企业技术理念引入实践环节,得到相关单位和行业协会的高度评价。平台坚持以“铸就科技强国的钢铁脊梁”为理念,开展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的低碳智慧冶金人才产学研用深度协同培养改革,相关工作被光明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相关课程及活动先后辐射至全国16所行业高校,受到兄弟高校的一致好评。
今后,平台将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和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对卓越工程师的需求,聚焦培养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探索构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高校梯队建设和企业基地建设的两个结合,实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技创新的三个统一,推进人才需求与创新需求的两个转移,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教师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能力、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学校服务发展能力的四个提升。
焦树强: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金属学会熔盐化学与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稀土学会火法冶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含青年)和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主持和作为核心骨干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件;获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有色金属协会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发明二等奖等奖项。
USTB | 北京科技大学
出品:新媒体中心
来源:教务处
编辑:韩琰森
校审:薛浪
责编:杨美偲
相关精彩链接设为星标
每条推送都不会错过哦
↓↓↓
一起为
铸就钢铁脊梁的北京科技大学
点500个赞(在看)